第十屆李曼中國養豬大會暨世界豬業博覽會在重慶國際博覽中心盛大開幕。而當下,仍處于畜牧行業變革轉型期,圍繞著生物安全、防疫防控、降低成本等話題,作為李曼大會特約記者的搜豬網,在N265展位采訪了天津市中升挑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海余先生。
搜豬網:
挑戰動保公司屬于什么樣的公司?談談您對挑戰動保的認識?
劉總:天津市中升挑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挑戰動保)成立于2002年,公司以開發生產高科技含量的新、特獸藥產品為己任,全力為民族養殖業服務。
挑戰動保以創新驅動為核心,年均研發經費占銷售額的8%,業已擁有一支學科齊全、專業扎實的研發團隊,成為了國內為數不多的,可以獨立完成二類以上新獸藥創制全過程的動保企業。并先后建成“天津市企業技術中心”、“天津市院士專家工作站”等技術平臺。目前已獲批國家新獸藥19項,其中二類新獸藥8項、一類新獸藥1項,尤其在高濃度緩釋注射液、藥物包被緩釋、難溶藥物助溶、高生物利用度制劑、高穩定性制劑等方面有獨到的技術儲備;在跨種屬精制卵黃抗體研究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搜豬網:養豬業發展到現階段,對獸藥的需求有哪些變化?
劉總:目前我國養豬業發生了具大的變化。行業的集約化、規?;?、標準化、信息化已成為發展的必然趨勢,散戶大量的退出市場,這也對獸藥行業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對于養殖業而言,預防保健和生物安全體系建設的意識已顯著增強。尤其養殖行情正處于長期持續低迷階段,當下如何“降本增效”無不是每一個養豬者探尋的焦點問題。
這里列舉一個具體內容,就是豬場的批次化生產,確實可以很好的助力豬場“降本增效”,但“打針”和“不打針”的兩種批次生產模式,最終所帶來的結果確實相差懸殊,“不打針”的批次生產模式越來得到更多人的認可。
同時,也因為嚴峻的非洲豬瘟疫情防控形勢,綠色高效消毒劑(比如,過氧乙酸)等產品也是現代化養殖給獸藥企業提供的新發展機會。
總之,大型養殖場向科技創新型獸藥企業聚焦,對生產企業的專業化要求也會越來明顯。生產管理和質量控制自然也會成為養殖企業尤其是養殖集團公司選擇獸藥供應商的考察重點。
搜豬網:您怎么看當前的獸藥市場及獸藥企業未來的競爭模式?
劉總:中國獸藥企業數量世界第一,產能嚴重過剩,從既能確保養殖需要、有效整合產能資源,又能保持充分競爭的角度看,獸藥企業必然要走向資源整合和專業細分的道路上,也可以概括為:第一, 技術領先型:研發創新和技術服務第二, 成本領先: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第三,智造領先:兩化融合和規模優勢第四, 服務領先:細分市場和精準服務
這些也正是挑戰動保綜合優勢的體現,未來市場獸藥企業的競爭絕對不止銷售模式的競爭,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發揮自己的優勢協助客戶將“降本增效”真正落地,才是服務于當今新時代養豬行業的核心競爭力。
搜豬網:您對挑戰動保的團隊有怎樣的要求?在即將來臨的行業改革浪潮,定然會掀起一場優勝劣汰的戰爭,“剩者為王”從高管、員工角度分析,如何提升能力才能成為“剩者”?
劉總:第一、隨著中國養豬業快速發展,規模養豬不斷增多,養殖企業的需求由單純的看病治病也向多元化需求發展,生物安全體系建設、養殖管理、疫病防控技術、經營管理、財務管理、融資保險、信托租賃、流動信貸等的需求將更為迫切。因此我也要求團隊人員要不斷學習,來提高個人的綜合服務能力,做到技術業務一體化,充分整合資源,建立一切要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的綜合服務體系。
第二、“剩者為王”這個詞用在這里確實很貼切。企業要在當今行業的激勵競爭中,成為“剩者”,無論是高管還是員工,思想必須保持高度的一致。
第三、 對于高管:要注重唯物辯證法的學習,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要在工作中要不斷總結、搜集和整理大量的行業信息,只有這樣才能有利于自己做出正確行動決策。再有,要在平日的工作中不斷鍛煉自己的預見、分析、判斷、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的完善和調整思維模式,培養戰略性的全局性思維。
第四、 對于員工:要服從集體的利益,要有積極樂觀的正能量思維,在工作中不斷學習和提高崗位的專業知識與技能,認真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文章來源:搜豬網王磊
(審核編輯: 錢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