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觀點】:
一、2月CPI當月同比大概率小幅波動,2022年CPI當月同比突破3.0%的概率較低;
二、2022年PPI當月同比大概率快速下行,年內低點大概率位于10月;
三、PPI當月同比逐季下行預示宏觀經濟承壓,央行大概率繼續降準或降息。
【正文】:
事件:1月CPI當月同比0.90%,預期1.0%,前值1.50%;1月PPI當月同比9.10%,預期9.50%,前值10.30%;1月PPIRM當月同比12.10%,前值14.20%。
點評:
一、2月CPI當月同比大概率小幅波動,2022年CPI當月同比突破3.0%的概率較低
1月CPI當月同比為0.90%,低于預期0.10個百分點,較前值下行0.60個百分點,創近4個月新低。從結構的角度看:一是1月食品CPI當月同比為-3.80%,較前值大幅下行2.60個百分點,創近四個月新低,而1月非食品CPI當月同比為2.00%,較前值小幅下行0.10個百分點,同樣創近四個月新低;二是1月消費品CPI當月同比為0.40%,較前值下行1.10個百分點,創近四個月新低,而1月服務CPI當月同比為1.70%,較前值上行0.20個百分點,創2019年8月以來新高。值得指出的是,與食品CPI、非食品CPI、消費品CPI相比,1月服務CPI當月同比走勢較為特殊,因其較前值上行。在1月新冠肺炎疫情多地反彈的背景下,服務CPI當月同比理應大幅下行,但是依舊較前值上行0.20個百分點,主要受2021年1月基數大幅下挫1.0個百分點的推動。1月核心CPI當月同比為1.20%,持平于前值,連續3個月錄得1.20%,主要受“多空”兩方面因素的對沖:一是基數大幅下行0.70個百分點,對核心CPI形成利多;二是1月疫情大幅反彈,對核心CPI形成利空。
從8大分項來看: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和娛樂、居住、醫療保健、衣著、生活用品及服務CPI當月同比分別為5.20%、2.90%、1.40%、0.60%、0.40%、0.40%,較前值分別上行0.20、-0.20、-0.20、-0.10、-0.20、-0.40個百分點;其他用品和服務、食品煙酒CPI當月同比分別為-0.10%、-1.80%,較前值分別上行0.40、-1.70個百分點。這組數據的特征有以下兩點。
第一,6個分項較前值下行,僅交通和通信項與其他用品和服務項較前值上行,其中:交通和通信項在原先的高位再上行,在疫情背景下主要受通信項的拉動,而交通項則是拖累;其他用品和服務項則在原先低位的基礎上上行,主要受基數效應的推動。
第二,6個分項錄得正值,僅食品煙酒項與其他用品和服務項錄得負值,前者主要受豬肉項的拖累。從29個最細分項來看:排名前六位的是交通工具用燃料、鮮果、水產品、旅游、家庭服務、食用油CPI當月同比分別為20.20%、9.90%、8.80%、8.60%、6.20%、4.10%,分別較前值上行-2.30、5.10、0.90、1.10、2.80、-2.30個百分點;排名后六位的是豬肉、鮮菜、通信工具、羊肉、西藥、通信服務CPI當月同比分別為-41.60%、-4.10%、-3.30%、-2.00%、-0.70%、-0.30%,分別較前值上行-4.90、-14.70、1.00、-2.40、0.30、0個百分點。
1月CPI當月同比超預期較前值大幅下行,主要受以下三個因素的影響。第一,1月新冠肺炎新增確診病例數為3826例,創2020年3月以來新高,在較大程度上利空消費需求,體現為教育文化和娛樂、居住、醫療保健、衣著、生活用品及服務CPI當月同比均較前值下行,以及交通和通信項下的通信項上行,而交通項下行。
第二,冬季腌臘基本結束,加之節前生豬出欄加快,豬肉供應充足,使得1月豬肉平均批發價較前值下行1.85元/公斤,而2021年同期豬肉平均批發價較前值上行3.55元/公斤,二者共振導致1月豬肉CPI當月同比較前值下行4.90個百分點。
第三,雖然國際油價在1月持續上行并突破90美元/桶,并且1月WTI原油價格同比較前值上行6.81個百分點,但是1月交通工具用燃料CPI當月同比依舊較前值下行2.30個百分點。之所以存在這一現象,是因為國際油價向成品油價格的傳導存在一定的滯后性。
展望2月:從基數效應看,2021年1月、2月CPI當月同比分別為-0.30%、-0.20%,基數上行利空2月CPI當月同比;從翹尾因素看,2022年1月、2月分別為0.39%、-0.21%,翹尾因素下行利空2月CPI當月同比;從核心CPI看,雖然2月1-19日新冠肺炎新增確診病例數錄得1568例,較1月同期少增1529例,但是國內疫情多地反彈,預計對宏觀經濟需求的壓制力度不亞于1月;從豬肉CPI看,雖然2月1-21日豬肉平均批發價錄得20.64元/公斤,較1月均值下行1.52元/公斤,但是2021年2月較1月下行3.59元/公斤,基于此,我們認為2月豬肉CPI當月同比大概率較1月上行;從與原油相關的CPI看,在國際油價沖高至97美元/桶的背景下,1月29日與2月17日國家發改委兩次按機制上調成品油價格,但是考慮到2021年同期基數上行,預計2月交通工具用燃料CPI當月同比大概率較1月下行。綜合以上五點,我們認為2月CPI當月同比大概率在1月的基礎上小幅波動。
展望2022年,2月11日發布的《2021年第四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對通脹的看法是“通脹壓力總體可控”,其中,對CPI的看法為“未來CPI運行中樞可能較上年溫和抬升,繼續在合理區間運行”。我們認同這一觀點:我們在《英大證券2022年宏觀經濟與大類資產配置展望:5.5%引領投資與金融,油銅沖高,金豬蓄勢,債強股不弱(20220119)》中認為,“2022年CPI當月同比中樞大概率較2021年溫和上行”。
目前問題的關鍵是,在1-10月豬肉CPI當月同比大概率穩步上行的背景下,2022年CPI當月同比有沒有可能突破3.0%?我們認為這一現象出現的概率較低。我們做出這一判斷的依據是2022年CPI當月同比面臨諸多利空。
第一,核心CPI當月同比受制于三大因素:一是人類在2022年徹底戰勝新冠肺炎疫情的概率不大,這就意味著新冠肺炎疫情大概率持續沖擊我國宏觀經濟,尤其是消費增速;二是2021年核心CPI當月同比前低后高,因此從基數效應的角度看,2022年核心CPI當月同比大概率前高后低;三是PPI當月同比是核心CPI當月同比的領先指標,其在2022年逐季下行是較為確定的事件,在此背景下,核心CPI當月同比作為滯后指標,大概率前高后低。在1月核心CPI當月同比錄得1.20%的背景下,如果“前高后低”的判斷成立,則保守預計,2022年核心CPI當月同比中樞大幅高于1.20%的概率較低。第二,我們堅持此前的觀點,認為“1季度國際油價大概率繼續上行,2季度位于高位,下半年承壓小幅下行”,但是在2021年同期基數大幅上行的背景下,國際油價同比增速大概率穩步下行,這就意味著交通工具用燃料CPI當月同比大概率在2022年穩步下行?;谝陨戏治?,我們認為2022年CPI當月同比突破3.0%的概率較低。
二、2022年PPI當月同比大概率快速下行,年內低點大概率位于10月
1月PPI當月同比為9.10%,較前值下行1.20個百分點;1月PPI累計同比為9.10%,較前值上行1.0個百分點。其中,1月生產資料PPI當月同比為11.80%,較前值下行1.60個百分點,而1月生活資料PPI當月同比為0.80%%,較前值下行0.20個百分點。從生產資料PPI的3個分項來看,1月采掘工業、原材料工業、加工工業PPI當月同比分別為35.00%、18.20%、7.00%,較前值分別下行9.20、1.50、1.20個百分點。從生活資料PPI的4個分項來看,1月食品類、衣著類、一般日用品類、耐用消費品類PPI當月同比分別為0.50%、1.40%、1.30%、0.60%,較前值分別上行-0.90、0.40、-0.10、0.20個百分點。
針對以上數據,值得指出的有以下三點。第一,1月采掘工業、原材料工業、加工工業PPI當月同比均較12月下行,但是采掘工業遠高于原材料工業,原材料工業遠高于加工工業。根據歷史經驗,后期PPI當月同比大概率進入下行區間,且這一下行趨勢將持續至原材料工業低高于加工工業,采掘工業低于原材料工業為止。第二,1月PPI當月同比與累計同比均錄得9.10%。在年內PPI當月同比逐季下行的背景下,預計1月的9.10%是本輪周期PPI累計同比的最高點,也就是說,2月PPI累計同比大概率較1月下行,且3-12月PPI累計同比大概率持續下行。第三,1月生活資料PPI當月同比較前值下行,主要受食品類PPI當月同比較前值下行0.90個百分點的拖累,而食品類PPI當月同比較前值下行,從圖形走勢看,主要受豬肉CPI當月同比下行的拖累。
從歷史經驗看,在前期沖高之后,PPI當月同比后續走勢有三種類型。第一種是“飛流直下”型,如2008年8月至2009年7月,PPI當月同比從10.06%單邊下行至-8.20%,在12個月之內下降18.26個百分點,月均下降1.52個百分點。第二種是“一波三折”型,如2017年2月至2020年5月,PPI當月同比從7.80%震蕩下行至-3.70%,40個月下行11.50個百分點,月均下行0.29個百分點。第三種是“高位蓄水”型,2010年5月至2011年7月,PPI當月同比呈震蕩走勢,最終不降反升,從7.13%小幅上升至7.54%。
在2021年10月錄得13.50%之后,PPI當月同比單邊下行至2022年1月的9.10%,這就基本上排除了“高位蓄水”型的可能。目前問題的焦點是,2022年PPI當月同比的下行是“飛流直下”型還是“一波三折”型?我們認為“飛流直下”型的概率較大。我們做出這一判斷的依據有兩點。第一,從翹尾因素看,2022年PPI當月同比翹尾因素從1月的9.22%單邊下行至10月的-1.20%,11月持平于10月,在12月“歸零”,至少說1-10月的下行較為流暢。第二,從基數效應看,2021年PPI當月同比從1月的0.30%單邊上行至5月的9.0%,在6-7月短暫徘徊之后快速上行至10月的13.50%,在11月與12月高位反轉,全年總體呈上行走勢?;谝陨戏治?,我們認為2022年PPI當月同比大概率快速下行。對我們這一判斷形成擾動的是國際油價在2022年大概率還比較堅挺,即“上半年國際油價大概率繼續上行,下半年小幅下行,但是還位于高位區間”。從這個角度看,2022年PPI當月同比可能面臨一定支撐。
值得指出的是,2022年PPI當月同比的最低點大概率位于10月,因為翹尾因素在該月錄得年內最低值,而基數在2021年10月錄得最高值。在二者的雙重壓制下,10月可能是PPI當月同比的年內最低值。
三、PPI當月同比逐季下行預示宏觀經濟承壓,央行大概率繼續降準或降息
PPI當月同比在宏觀經濟中占據重要地位,因為它從價格角度影響主要宏觀經濟變量名義值的走勢。第一,PPI當月同比與GDP現價當季同比高度相關,1993年1季度至2021年4季度二者的相關系數為0.68,顯著高于PPI當月同比與GDP不變價當季同比的相關系數0.30。如果剔除2020年1季度以來新冠肺炎疫情的擾動,則PPI當月同比與GDP現價同比的相關系數為0.77,同樣顯著高于同時段PPI當月同比與GDP不變價同比的相關系數0.44。
第二,2012年3月至2021年12月,PPI當月同比與工業企業利潤總額當月同比的相關系數為0.44,如果剔除掉2020年1季度以來新冠肺炎疫情的擾動,則PPI當月同比與工業企業利潤總額當月同比的相關系數為0.54。2002年2月至2021年12月,PPI累計同比與工業企業利潤總額累計同比的相關系數為0.49,如果剔除掉2020年1月以來新冠肺炎疫情的擾動,則PPI累計同比與工業企業利潤總額累計同比的相關系數為0.56。
第三,1996年10月至2021年12月,PPI當月同比與出口金額當月同比的相關系數為0.55,與進口金額當月同比的相關系數為0.64,而2003年1月至2021年12月PPI累計同比與出口金額累計同比的相關系數為0.74,與進口金額累計同比的相關系數為0.79??梢?,累計同比的相關系數高于當月同比的相關系數,而進口同比的相關系數高于出口同比的相關系數。如果“1月PPI累計同比9.10%的讀數是年內高點”的判斷成立,則出口金額累計同比與進口金額累計同比的年內高點大概率位于1月,保守地說,年內高點位于1季度。
“保持貨幣幣值的穩定,并以此促進經濟增長”是《中國人民銀行法》第三條規定的我國貨幣政策的目標。具體而言,“促進經濟增長”是最終目標,而“保持貨幣幣值的穩定”則是實現最終目標的途徑,或者說是中介目標。其中,“幣值”的含義較為多元豐富:對外而言,指的是人民幣匯率;對內而言,指的是通貨膨脹率,而通貨膨脹率又有三個指標,即CPI當月同比、PPI當月同比以及GDP平減指數。通常情況下,央行貨幣政策錨定CPI當月同比,與此同時,兼顧PPI當月同比,體現在央行在上調或者下調利率的公告中或者記者招待會上,通常會提到CPI當月同比,但是偶爾也提到PPI當月同比。值得提醒的是,由于我國豬周期對CPI當月同比的走勢產生較大影響,乃至決定CPI當月同比的走勢,因此我們認為貨幣政策錨定CPI當月同比只是表面現象。
實際上,我國貨幣政策錨定的是核心CPI當月同比。這一觀點的佐證之一是2019年11月5日央行“超預期”下調MLF利率5個基點:在豬周期的推動下,2019年11月CPI當月同比錄得4.50%,較前值上行0.70個百分點,自2012年2月以來首次破“4”,與此同時,核心CPI當月同比錄得1.40%,較前值下行0.10個百分點,創2016年3月以來新低。彼時市場糾結于央行貨幣政策著力“控通脹”還是“穩增長”。實際上,如果將“通脹”理解為核心CPI當月同比而不是CPI當月同比,那么市場就不會那么糾結,因為核心CPI當月同比創新低意味著宏觀經濟需求疲弱,在此背景下,央行為“擴內需”進而“穩增長”,大概率下調MLF利率。
PPI當月同比是核心CPI當月同比的領先指標。實際上,二者均是宏觀經濟走勢在價格上的反映,之所以PPI當月同比領先于核心CPI當月同比,是因為PPI當月同比表征的是上游原材料價格,而核心CPI當月同比表征的是下游消費品價格。我國在工業生產方面的規劃、組織、動員能力有目共睹,因此上游原材料的價格領先于下游消費品的價格。如果央行貨幣政策實際上錨定的是剔除了豬周期的核心CPI當月同比,我們可以認為,央行貨幣政策也錨定PPI當月同比。這一判斷可以從PPI當月同比與法定存款準備金率的走勢得到印證。
總體而言,PPI當月同比與法定存款準備金率走勢基本一致,基本規律是,在PPI當月同比上行期間,央行上調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在PPI當月同比下行期間,央行下調法定存款準備金,如:2008年8月至2008年12月,PPI當月同比從10.06%下降至-1.14%,中小型存款類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從17.50%下降至13.50%;2011年11月至2012年5月,PPI當月同比從2.72%下降至-1.40%,中小型存款類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從19.50%下降至18.0%;2018年6月至2020年5月,PPI當月同比從4.70%下降至-3.70%,中小型存款類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從14.0%下降至9.50%。在央行降準的中后半程,M2同比企穩向上,也就是說,M2同比走勢滯后于法定存款準備金率走勢,畢竟從降準到實體經濟融資需求修復需要一個過程。這一滯后性體現在PPI當月同比與M2同比走勢上,就是M2同比的上行基本上發生于PPI當月同比下行進程的中后階段。
綜上,在2022年PPI當月同比大概率逐季下行的背景下:實體經濟層面,GDP現價同比、工業企業利潤總額當月同比、出口金額累計同比以及進口金額累計同比大概率前高后低;貨幣政策層面,央行大概率下調法定存款準備金率以及利率,而在PP當月同比下行的中后半程,M2同比以及社融增速大概率上行。換言之,在宏觀經濟承壓的背景下,國家加大逆周期調控力度。以上場景與2021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描述的場景較為一致。宏觀經濟方面,會議指出,“我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要“著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宏觀政策方面,會議指出,“明年經濟工作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各地區各部門要擔負起穩定宏觀經濟的責任,各方面要積極推出有利于經濟穩定的政策,政策發力適當靠前”,“宏觀政策要穩健有效。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準、可持續”,“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
【風險提示】:1.我國房地產投資增速超預期反彈;2.全球新冠肺炎病毒變異程度超預期。
(作者鄭后成為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
文章來源:第一財經
(審核編輯: 錢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