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斷奶仔豬飼養管理
1.斷奶時間
仔豬斷奶的適宜時間應根據仔豬的生理特點、母豬的泌乳量、養豬場(戶)的飼養管理條件和養豬者的管理水平而定。從仔豬消化道酶系統發育的情況來看,仔豬在4-5周齡時可采食到所需干物質的一半的飼料,消化谷物類飼料的各種酶活力也大大上升,并超過乳糖酶,此時斷奶仔豬受挫折較小,也較容易適應。母豬的泌乳量在分娩3-4周后開始下降,仔豬的生長曲線與母豬的泌乳曲線之間形成剪刀差,表明母乳在3-4周已不能滿足仔豬的生長需要,因此,早期斷奶就顯得特別重要。如果條件允許可在2-3周齡斷奶。
2.早期斷奶的優越性與條件
(1)早期斷奶可能帶來的好處
第一,雙月齡時仔豬個體發育均勻。
第二,減少母體擠壓造成的損失,特別是帶仔多的母豬,早期斷奶可護理得更好。
第三,可完全控制營養,給予最好的全價飼糧,彌補母奶之不足,以利小豬更快更好地生長發育。
第四,較好地控制傳染病和寄生蟲(減少從母豬感染的機會),也可減少拉稀,并且可補充母豬奶中鐵的不足。
第五,節約一些母豬飼料,即母豬維持和飼料經母豬轉化成奶,再從奶轉化為仔豬體成分兩次轉化的損失。
第六,母豬少失重,如果不再利用可很快育肥出售。
第七,母豬可更快的再配種、懷孕。
第八,使母豬產仔在全年分布更均勻,有助于市場銷售量和價格的穩定,即減少淡旺季的差異。
?。?/span>2)早期斷奶的條件
仔豬早期消化機能尚未健全,斷奶過早勢必造成仔豬采食量下降、消化不良、飼料利用率低、抗病和免疫能力差、腹瀉、生長停滯和體況較差等所謂的“仔豬早期斷奶應激綜合癥”。因此,早期斷奶需要具備一定的前提條件,包括:
第一,需要一個適口性好、消化率高的全價飼糧(誘食料和開食料)。
第二,需要精心的管理,并要懂得怎樣管理。
第三,需要比較好的設施和環境衛生條件。
3.斷奶方法
仔豬斷奶方法有多種,各有優缺點,應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運用。
?。?/span>1)一次性斷奶法
在仔豬預定斷奶日期當天,將母豬與仔豬立即分開。該方法對母仔豬均有不利影響。一方面,仔豬受食物和環境的突然改變易產生驚恐不安、消化不良、腹瀉、體重下降等;另一方面又易使泌乳充足的母豬乳房腫脹,甚至誘發乳房炎。但該法簡單,工作量小。為減少母豬乳房炎的發生,應于斷奶前3-5天減少母豬的飼料和飲水的供給量,以降低泌乳量,同時加強對母仔豬的護理。
?。?/span>2)逐漸斷奶法
在仔豬預定斷奶日期前5-7天,把母豬趕到另外的圈舍或運動場與仔豬隔開,然后每天定時放回原圈,逐日遞減哺乳次數。此方法可避免仔豬和母豬遭受突然斷奶應激,適于泌乳較旺的母豬,盡管工作量大,但對母仔均有益。
?。?/span>3)分批斷奶法
根據仔豬的發育情況、用途,分批陸續斷奶。將發育好、食欲強或擬作肥育用的仔豬先斷奶,而發育差或擬作種用的后斷奶。此法的缺點是斷奶時間長,優點是可兼顧弱小仔豬和擬留作種用的仔豬,以適當延長其哺乳期,促進生長發育。
4.斷奶仔豬的營養與飼喂技術
斷奶后的營養調控對于減少腹瀉、改善仔豬的生產性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span>1)合理的配制斷奶飼糧
要求飼料原料新鮮,使用一定量的乳制品、噴霧干燥豬血漿或魚粉等優質動物蛋白質飼料。適當降低飼糧蛋白質水平、保證氨基酸平衡,添加外源酶制劑、酸化劑、高銅(250mg/kg)和抗生素等添加劑。按體重階段配制飼糧(表6)。
表6 仔豬階段飼養飼糧配制方案
?。?/span>2)早期斷奶仔豬的飼喂技術
基本原則是控制飼料供給量,增加飼喂次數,避免突然換料。在斷奶早期,每次供料量為自由采食量的60-80%,每天飼喂5-7次。變換飼料時應有5-7天的適應期。飼料形態以小顆?;蛞簯B為好。
5.斷奶仔豬的管理
斷奶后1-2天仔豬很不安定,經常嘶叫并尋找母豬,夜間更甚。為減
表7 保育舍的溫度
輕仔豬斷奶后因失掉母仔共居環境而引起的不安,應將母豬調出另圈飼養,仔豬保留在原圈。
保證充足的清潔飲水。斷奶仔豬采食大量飼料后,常會感到口渴,如供水不足而飲污水則引起下痢。
提供足夠的圈欄面積。若豬只在高床保育欄中飼喂到8周齡左右(20公斤體重),那么在轉入仔豬舍時應給每頭豬提供至少0.4m2的躺臥面積。
斷奶仔豬的保溫十分重要。表7表明了斷奶仔豬所需的圈舍溫度。做好日常記錄。日常記錄非常簡單且意義重大,可以計算出每批豬的日增重、料肉比、飼料成本、用水量、能源消耗、醫藥費用等。這些信息有助于更進一步的提高斷奶仔豬的生產性能。
(審核編輯: 豬豬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