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在周五發布的俄烏危機專題報告里發出警告,由于俄烏沖突導致貿易中斷,下一年度收成前景變差,已經位于歷史最高點的全球食品成本可能再激增22%。
報告指出俄烏沖突對世界糧食系統產生深遠影響,其影響將遠遠超出下個年度。自上個月底爆發沖突以來,俄烏谷物貿易陷入停滯。由于生產成本飆升,意味著其他國家將只能部分彌補2022/23年度黑海谷物和葵花籽出口的驟然巨降,可能將國際糧食和飼料價格推高22%,如果沖突持續,能源價格持續高企,未來將持續存在顯著的供應缺口。
FAO預計沖突可能導致烏克蘭在2022/23年度有20%至30%的作物無法播種或收割。烏克蘭在幾個月前播種了小麥等冬季谷物,春季作物(如玉米和葵花籽)通常在幾周后開始播種。大規模的人口遷移意味著人手短缺。一些農田位于沖突地區,生產者很可能在施用肥料和化學品方面遇到困難。雖然俄羅斯農業生產在短期內不可能受到重大影響,但其農場收入可能因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制裁而受到壓力,從而影響未來的收成。沖突還刺激了一波食品保護主義,因為該國政府尋求確保國內食品供應。糧農組織敦促各國保持貿易暢通,強調貿易壁壘可能加劇國際市場上的價格飆升。
FAO總干事屈冬玉在一份單獨的聲明中說,俄羅斯和烏克蘭在全球糧食生產和供應方面發揮著實質性作用。俄羅斯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麥出口國,而烏克蘭是第五大出口國,兩國共同提供了世界19%的大麥供應,14%的小麥和4%的玉米,占到全球谷物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兩國還是油菜籽的主要供應國,占到世界葵花籽油出口市場的52%。俄羅斯還是主要化肥生產國。烏克蘭和俄羅斯的糧食和油籽生產供應鏈和物流中斷,以及西方對俄羅斯出口實施限制,將對全球糧食安全產生重大影響,這對大約50個依賴俄羅斯和烏克蘭提供30%或更多小麥供應的國家來說尤其如此。其中許多國家是最不發達國家或低收入的北非、亞洲和近東國家。許多歐洲和中亞國家50%以上的化肥供應依賴俄羅斯,這些國家的化肥短缺可能延續到明年。
由于需求高企、生產投入和運輸成本上漲,以及港口運營中斷,自2020年下半年以來持續上升的糧食價格在2022年2月達到歷史最高點。全球小麥和大麥的價格在2021年期間上漲了31%。菜籽油和葵花籽油價格上漲超過60%。天然氣價格也推高了化肥成本。例如尿素作為一種關鍵的氮肥,其價格在過去12個月里上漲了三倍多。目前俄烏沖突的強度和持續時間仍然不確定。這兩個主要的主食商品出口國的農業活動可能受到干擾,在國際糧食和投入價格已經很高且不穩定的情況下,可能會嚴重加劇全球糧食不安全狀況。沖突還可能限制烏克蘭的農業生產和購買力,導致當地糧食不安全狀況加劇。
目前可以驅動的核心風險因素包括:
1)6月份收獲的作物前途未卜。烏克蘭農民是否能夠收割并向市場交貨尚不清楚。大規模的人口遷移減少了農業勞動者和工人的數量。進入農田將是困難的。飼養牲畜和家禽以及生產水果和蔬菜也會受到限制。
2)烏克蘭在黑海的港口已經關閉。即使內陸交通基礎設施保持完好,由于缺乏可運行的鐵路系統,無法通過鐵路運輸糧食。船只仍然可以通過土耳其海峽,大量的小麥和玉米運輸都要經過這里。黑海地區不斷上漲的保險費將加劇已經很高的運輸成本,加劇糧食進口成本。目前還不清楚烏克蘭儲存和加工設施是否會保持完好無損并有工作人員負責。
3)俄羅斯黑海港口目前是開放的,預計在短期內不會對農業生產造成重大干擾。但是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金融制裁已經造成盧布大幅貶值,如果繼續下去,可能會破壞生產力和增長,最終進一步抬高農業生產成本。俄羅斯是全球能源市場的主要參與者,占全球煤炭出口的18%,石油的11%,天然氣的10%。農業行業需要通過燃料、天然氣、電力的使用以及化肥、農藥和潤滑劑來獲得能源。制造飼料原料和飼料也需要能源。目前的沖突導致能源價格飆升,給農業部門帶來了負面影響。
4)小麥是世界上35%以上人口的主食,目前的沖突可能導致俄羅斯和烏克蘭的小麥出口突然急劇減少。目前還不清楚其他出口國是否能夠填補這一缺口。加拿大的小麥庫存已經很低,美國、阿根廷和其他國家的出口可能受到限制,因為政府在確保國內供應。依賴于小麥進口的國家可能會提高進口,進一步增加全球供應的壓力。埃及、土耳其、孟加拉和伊朗是全球最大的小麥進口國,從俄羅斯和烏克蘭購買超過60%的小麥,而且這些國家都有未完成的進口。黎巴嫩、突尼斯、也門、利比亞和巴基斯坦的小麥供應也嚴重依賴于俄羅斯和烏克蘭。由于預期烏克蘭的出口損失不會被其他出口國填補,以及由于價格高企,全球玉米貿易規??赡軙s減。
5)葵花籽油和其他替代油的出口前景也仍然不確定。主要的葵花籽油進口國,包括印度、歐盟、中國、伊朗和土耳其,必須尋找其他供應商或其他植物油,這可能會對棕櫚油、豆油和菜籽油等產生比價支持。
屈冬玉在報告最后給出了多項政策建議,其中包括保持全球糧食和化肥貿易的開放;進口國需要尋找新的和更多樣化的食品供應商,那些依賴于俄羅斯和烏克蘭糧食的國家應該尋找替代供應商來吸收沖擊。此外政府應當避免臨時性的政策反應。在頒布任何保障糧食供應的措施之前,政府必須考慮其對國際市場的潛在影響。削減進口關稅或采用出口限制措施可能有助于在短期內解決個別國家的糧食安全挑戰,但是會推高全球市場的價格。
文章來源:博易大師
(審核編輯: 錢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