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豬價格出現過度下行、養豬戶普遍虧損的時候,國家進行豬肉收儲,最終的目的是托底。目前的兩次收儲計劃,短期內對豬價以及市場情緒應該有一定的影響,但并不能夠形成趨勢反彈行情。畢竟豬肉收儲規模相對較小,且生豬價格中長期走勢還需要看全國整體的供需情況。
當下仍是階段性供給過剩的局面,收儲是讓市場緩一緩,但如果供需不改,緩完之后還會回歸原狀。所以當務之急,過剩的產能地淘汰出去,同時需求端得進入回暖的狀態。
關于后面豬價的走勢,基本上半年大家普遍是看若的,畢竟出欄慣性增加,需求季節性疲軟,但是現在的豬價已經很低了,所以隨著基數走低,豬價同比跌幅將逐漸收窄,可以說上半年豬市要經歷至暗時刻。那么,進入下半年,消費呈現季節性增加的特點,疊加供給端釋放高峰期的結束,生豬價格將會溫和回升,但是對于回升的幅度,專家認為最高不過9元,但具體的回升幅度并不明確,基于壓欄、產能去化以及母豬效益的分歧,大家對此也是存在分歧。
本文系搜豬網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
(審核編輯: 錢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