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做好分娩接產工作。對臨產前后母豬的護理和分娩中的人工助產是做好產仔舍一切工作的基礎,必須嚴格執行上述技術措施,保證仔豬一出生即受到很好的照料。
(2)產仔舍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哺乳仔豬的培育,因而應當把護理仔豬作為首要的任務,仔豬出生后,及時幫助哺喂初乳 (特別是對弱仔),幫助固定奶頭吮乳,調節好仔豬躺臥區溫度,防止母豬壓死仔豬等工作要切實抓好。
仔豬
(3)對已滿3日齡的仔豬注則鐵劑和補硒。
(4)對已滿7日齡的仔豬開始誘食。
(5)作好清潔衛生,清除糞污,清掃殘余的舊飼料:
(6)根據母豬食欲、體況等不同情況投放飼料,每天兩次或更多,并己錄吃料不正常的母豬。
(7)檢查豬群,看是否需要做緊急處理,并做好每頭病豬的治療記錄。例如檢查母豬乳房、陰道等是否正常,末分娩的是否有分娩癥狀,分娩了的是否有無乳癥狀,對食欲較差或厭食的母豬則應作全面的檢查;對仔豬要檢查有無腹瀉、跛行、生長發育不良以及活動不正常等。
(8)觀察豬只對環境的反應,保證保溫及通風換氣設備運轉正常,保持溫度適宜,空氣新鮮,避免賊風。
(9)護理好斷奶1周內的仔豬。飼喂上以少食多餐為原則,每天投放4~6次,供給清潔飲水(最好能供給溫開水),并注意防止仔豬過食;環境上要保證圈舍干燥,并在剛斷奶后的2~3天內將仔豬躺臥區溫度提高到30℃,以后逐漸降到24℃。
(10)哺乳25天以后母豬喂料減少至1.8千克以下(防止母豬斷奶后患乳房炎),28天斷奶后母豬趕出產仔舍,經體表消毒后交給配種舍。
(11)斷奶1周后的仔豬轉群到保育舍,然后對空欄進行清潔消毒。
(12)清糞叫應從健康的豬欄開始,最后清理患病豬欄。以免疾病傳到健康豬群。
(13)按要求填寫分娩頭數、產仔數、初生重、斷奶性狀、死亡、胎次以及豬群變動報告單,為整理與匯總季度和年度的生產情況提供基礎資料,切不可漏報錯報,更不可有意弄虛作假。
(審核編輯: 豬豬俠)